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正文

同性恋导演林奕华:华丽戏剧 残酷人生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编辑:心同编辑 时间:2010-06-26 【投稿】 字体【


(林奕华)   主持人语   我的戏不可能被所有人接受,因为它从根本上是对社会主流认识的批判,是颠覆性的,不妥协的它的出发

  把戏剧当作交响乐,每个演员都是乐器

  记:你没有经过戏剧的科班训练,早期你也写过电影剧本,一直也关注电影,电影在物质上的回报也很好,你为什么要离开电影?

  林:很简单,我从来不会买LV的衣服,也不会想开一辆宝马跑车,它美,它好,但不适合我,我最贵的衣服就是无印良品。我知道什么是适合我的,我在当中舒服。拍电影的话有的东西会很糟糕,我从来不是一个对机器太有兴趣的人,从来都是弄坏机器。我还是对人跟人的互动有兴趣,做戏剧的时候,我把它当做做交响乐,每个演员都是乐器。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拍电影,好像一个人被问你不断谈恋爱,为什么不结婚。谈恋爱和结婚是两回事,戏剧跟电影是两回事。除非有一天我面前突然出现一个剧本,我一看就挑起了拍电影的那根筋,也许我就去拍。我对年轻演员要说的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出不同的名。我自己没念过一天戏剧的书,没当过一天的演员,我找到一条路给自己,即便后天大后天没人要我排戏,我还知道我喜欢当学生,找个方法让我当学生好了。

  从到处发生的事里找出焦点、重点,找出和观众的关系

  记:在成都最后一场演出的时候,演员们看起来都非常激动。

  林:这部戏很有趣。比如郑元畅,大家来看他,都把他当偶像演员,我也很谢谢他,他把很多新的观众带进了剧场。这个戏之后还有《男人与女人之战争与和平》,观众又持续关注,因为里面有林依晨。的确有比较多的年轻观众过来。

  记:是意外收获,还是你有意识地用明星吸引年轻观众?

  林:最早是1986年,从黄耀明开始,那时他还不是大红,我们正好要排《石头记》,他来演了,还唱了《石头记》这首歌。不是因为他是明星,反而他是跟着这部戏,这首歌被大家认识的。所以主流和边缘的东西,如果能做到吸引主流的兴趣的话,产生的化学作用是很大的。有批评说我们炒作,有商业手段,所以从1986年到现在我常常面临一个问题,是不是找明星来操作?我发现,北京上海跟香港有个很大的差别,前者有明星导演,导演本身受到一定社会认可,而在香港,导演就该站在后面,人家来买票是因为剧本,演员。

  记:所以你在香港是被认为很另类?

  林:不叫另类。我排了七台戏,在香港作为本土的戏剧工作人,一次戏剧舞台奖的提名都没有,《生活与生存》张艾嘉拿了一个编剧提名,还有布景提名,我没有任何提名。他们对我非常敌视。

  香港有大概十个旗舰的艺术团体,拿八百万到两千万不等的钱来运作,下来是我们中小型团体。我们的观众数量超过了这些大的旗舰剧团。我在香港被当作商业导演,剧场界大部分还是把我归类为利用明星来炒作的导演。

  香港戏剧界最早是业余剧团,想演话剧,就租个场地来过过瘾,到1977年才有了第一个香港话剧团。香港最有名的导演钟锦辉是香港话剧团成立后的戏剧总监,也是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的院长。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从耶鲁拿了学士学位回到香港,把翻译剧放到电视上,带回剧场,带到戏剧学院。所以今天香港没有很多不同风格的戏剧演员。香港演艺学院从1987年到现在,严格来讲没有出过很大的明星,最大的是黄秋生。

  记:你的戏剧风格和香港的戏剧风格很不同,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林:我从小喜欢看明星杂志,很小就知道拿望远镜偷窥别人家里的事情。我创作的欲望不是因为我喜欢戏剧,而是我知道我有欲望,而且明白戏剧就是欲望,我从来不把戏剧当成要去学的东西,因为天天在街上都是戏,戏剧导演就是从这些到处发生的事情中找出焦点,重点,找出和观众的关系。

  记:和他们沟通。

  林:对,我从小就喜欢沟通,我很八卦,我家里女人特别多,我听很多是非,从小就坐在妈妈旁边听她们优雅地飞短流长,这些东西给我建构了一个视觉。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