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正文

Ted Osius:一位真正的彩虹“大使”

来源:Queerology 作者/编辑:微笑昊飞 时间:2015-08-10 【投稿】 字体【

五十三岁的Ted Osius是美国众多驻外大使的其中一员,有趣之处在于欧修斯不仅仅是位外界所冠予的“同志外交官”,他大方地“携家带眷”前来上任,将已婚同志的形象植入对同志议题一向不怎么友善的东南亚,已让他的影响力逐渐自外交领域,扩展至社会层面。

泰德欧修斯(Ted Osius),五十三岁的他,是美国众多驻外大使的其中一员,始于去年十一月起遣派于越南。他乍看单纯的政治身份,却因其某项个人特质引起媒体关注–是的,他的性向。然美方政治人物出柜,已不是件多让人诧异之事,但有趣之处在于欧修斯不仅仅是位外界所冠予的“同志外交官”,他大方地“携家带眷”前来上任,将已婚同志的形象植入对同志议题一向不怎么友善的东南亚,已让他的影响力逐渐自外交领域,扩展至社会层面。

Ted Osius:一位真正的彩虹“大使”

泰德欧修斯(左)与丈夫克雷顿庞德以及一对子女

而就在本週,彭博新聞網 (Bloomberg) 進一步直接點名歐修斯與其相守十年的夫婿克雷頓龐德 (Clayton Bond) 為東南亞最具權勢的同志伴侶,而同日英國的每日郵報 (Daily Mail),也詳述了歐修斯與龐德及兩人領養的小孩,將如何促進越南乃至東南亞的同志人權發展。歐修斯一夕間成為了全球LGBT焦點人物,不只是因為他對性向的開誠布公,而在於他如何果敢地向全世界、以及同志婚姻仍尚未正式進入合法化程序的駐在國,積極傳遞同志伴侶共組家庭的正面形象,儼然是不折不扣的彩虹大使。他帶著亦為外交人員的龐德出席所有公開場合,主動向各界人士、政治人物引薦夫婿,更在個人臉書頁面秀上兩人與孩子的親密合照。而光是他以美方外交大使身份,攬著伴侶與小孩現身於本月初舉辦於河內的越南同志大遊行 (Viet Pride) 各項活動,並在臉書上屢屢po文分享一事,即展露出他那于政界极端少见的同志骄傲。

欧修斯与庞德两人一同出席越南同志游行相关活动

欧修斯与庞德两人一同出席越南同志游行相关活动

早在出任駐越南外交大使前,歐修斯即戮力於美國政府外交圈LGBT人士的整合,盼其齊於世界各處爭取當地LGBT族群的權益。他更共同創建了“外交事務單位的彩虹驕傲”(GLIFAA) 此非營利組織,匯集美國各駐外單位的LGBT人員互相交流,並確保其於工作領域的權利,免其於任職期間遭受歧視 (歐修斯與夫婿龐德便是在GLIFAA的活動上相識)。因此當90年代以降即活躍於同志平權運動的歐修斯,以外交官身份任職於越南,其透過個人生活的透明化,於當地積極宣揚同性婚姻正當性之舉,也似是理所當然。事實上,當前美國已有歐修斯在內的六位駐外大使表明其同志身分 (包括澳洲、丹麥、多明尼加共和國等)。甫於同志遭迫害相當嚴重的肯亞,為當地同志人權發聲的歐巴馬,便曾表示這幾位公開性向的外交大使“將輸出我們平等與容忍的價值觀”並“倡導正義的無疆界”。儘管这番言论听来或许太过乐观,却也再度彰显奥巴马政府争取同志平权的努力,以及其欲透过外交管道将同志平权议题渗透于各地的野心。毕竟在1997年驻卢森堡大使詹姆士荷梅(James Hormel)成为美国第一位出柜的驻外大使时,仍因有共和党保守派的参议员坚决反对而引发了轩然大波。彼时不可明言者,今日已蜕为向外传播人权自由的新声。

当前六位已出柜的美国驻外大使,图片转自Washington Blade。

当前六位已出柜的美国驻外大使,图片转自Washington Blade。

而欧修斯与其他“同侪”相较,是唯一也是第一位于亚洲地区肩负了奥巴马上述“使命”的外交大使。当然越南若与其他周边国家如马来西亚、新加坡相比,已对LGBT族群相当友善,更于今年一月废除同志婚姻的绝对禁令。只是同性间婚姻在当地传统仍被视为不吉利,迷信者认定其将祸及家人及自身健康。欧修斯偕其丈夫幼子出席各活动的身影,无疑为同性间婚姻在越南当地去污名化,并为越南的同志平权运动与同性婚姻推动做了最好的正面宣传,甚至可拓及邻国与亚洲地区。

欧修斯对于同志平权的积极关切,与对同性结缡的主动示范,亦将政治人物、特别是外交人才的出柜与否,带入了另一层讨论。回溯至2009年,德国前自由民主党主席基多威斯特威勒(Guido Westerwelle),成为欧洲第一位公开出柜的外交部长。身为难得一见的同志外交首长,他在公开场合也与伴侣米歇尔莫隆茨(Michael Mronz)出双入对,无畏恐同人士可能的攻讦,算是政府部门首长出柜、并向外引介亲密爱侣的先河。

然而威斯特威勒一直以来对于性向抱持的是不隐藏却也不明说的态度,亦鲜少正面谈论与莫隆茨的关系。当时曾有媒体护航,认为政治人物最终看重的是其执政能力及政绩,而性向乃属私人,只要公开出柜一事不扼杀其政治生涯,政治人物并不需过于着墨个人关系。也因此威斯特威勒便顺势成了一名“碰巧是gay”的外交部长,而其任内的政绩也少与同志权益相关,除了他曾对德国法律尚未给予同志伴侣领养权一事公开表达不满外。对比起欧修斯,威斯特威勒在位时呈现的是个较为“消极”的同志政治人物姿态–尽管两者职位所在与服务对象迥异。

欧修斯虽然也曾提过自己碰巧是个gay(happens to be gay),但他“由内而外”打造同志家庭幸福形象,并藉由社群网络推展,的确耳目一新地展示了一种软性“彩虹外交”的可能性,以自身的伴侣关系为典范,向同志人权仍待改善的邦交国催请其同性婚姻法案的拟定。亦已出柜的驻丹麦大使路大众吉佛(Rufus Gifford)便曾在访谈中表述:“当你出任美国驻外大使时,有件事很少被提及–那就是你身为怎么样的人是举足轻重的。你的言论很重要,你的个人故事也很重要。”

欧修斯虽不等同于东南亚地区的LGBT运动代言人,但他的“个人故事”确实能够鼓舞东南亚甚至整个亚洲地区婚姻平权的发展,而他的政治影响力及其在公开活动的发言,也多少能左右其驻在国保守势力对于同性婚姻的负面看法。欧修斯的另一半庞德即表示:“人们看到我们时,看到的是一对为国服务的公开同志伴侣,我想这是很激励人心的。”

前德国外交部长威斯特威勒与其终生伴侣莫隆茨

前德国外交部长威斯特威勒与其终生伴侣莫隆茨

当然欧修斯任内还有各项外交事务待其解套,特别是美越这两个国家从历史来看,关系特别枝梧复杂,但欧修斯与夫婿好比已为两国首先巧建了一座彩虹桥梁,至于这对“同志权势伴侣”能够带给亚洲同志人权发展上如何的刺激,则尚待观察。

或许我们也私心想见到更多政治人物能够聪颖地藉由“放闪”,来向保守势力证明同志如何能共组完美家庭,并藉由其政治影响力真正为LGBT族群不断发声、争取平等,而非只噤声将“性向”与“从政”两者清楚分野,特别是影响力可扩及国际间的政府外交人员们。

当英国还出现了外交大臣菲利普韩蒙德(Philip Hammond)禁止英国驻外使馆,不得于驻地举办同志游行期间悬挂彩虹旗的情事,我们更希冀美方真有发展彩虹外交的气魄,无论是不是一厢情愿,都能以自家的同志婚姻合法化革命为榜样,透过外交手腕,让各国渐地重视LGBT族群权益与同性婚姻平权。

欧修斯与庞德及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共同出席越南当地政治活动

欧修斯与庞德及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共同出席越南当地政治活动

(来源:Queerology 文:eccentri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