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十年影响力人物:李银河

来源:心同网 作者/编辑:心同编辑 时间:2009-12-26 【投稿】 字体【

  2007年2月的一个不眠之夜,李银河在反复思考关于英雄的问题。最后,她想通了三件事:第一,她不是英雄;第二,她不适合当英雄;第三,这个时代不需要英雄。

  促使

  其实连江晖这个“同性恋”运动的组织者都认为,当下最紧迫的是反歧视,同性婚姻立法的时机远未成熟。在他看来,李银河提出同性婚姻提案,更多的是一种策略考虑。  对此,李银河自己有个“平行四边形”理论。即,有些人往左走,有些人往右走,最后得到的将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社会会走向二者中间的方向。为了平衡强大的右翼保守力量,她必须坚持向左走。  从次年开始,“两会”前夕的2月份成为中国“同性婚姻倡导月”,江晖他们每年组织“同志”中的志愿者上街宣传造势,呼应李银河可能采取的提案行动。而猜测她当年是否提出提案,也成为“两会”期间的保留热点话题。  喊出“皇帝没穿衣服”之后  李银河很快就品尝到“登高一呼”的滋味了:不是应者云集,是骂者云集。  开始,反同性恋者跑到她的博客上,尽情倾泻着骂街式的语言暴力。她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只好把博客评论功能一关了之。  2006年7月的“南京讲座”事件后,骂声则是铺天盖地而来,关也关不掉。  “七夕”前夕,李银河应邀到南京做了一个关于爱情的讲座。李银河自己的感觉是,讲座反响很好,“只有个别老年人提出异议,别的听众还‘嘘’他”。但《金陵晚报》的标题却是:“李银河憧憬‘多边恋’,前卫性观念南京惹众怒”。李银河说:“我是用过‘憧憬’这个词。我希望能有一个多元性文化的社会。我不是憧憬‘多边恋’,而是憧憬多元化。”  这篇报道被各大网站争相转载,甚嚣尘上。  这些,她还能顶住压力,但来自行政系统的压力,她却顶不住了。  领导找她谈话之前的那个月,她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10月9日“锵锵三人行”谈性问题,10月17日视频聊同性恋,10月19日“一虎一席谈”聊“为二奶维权”,10月24日网聊“换偶”问题……反复阐发在“自愿、私密和不涉及未成年人”三原则下,成年人有自由选择权的观点。  社科院领导找她谈话了,主题是“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领导劝她要考虑中国国情,那就是:现阶段还是温饱阶段,性还是一个奢侈品。  李银河不服气,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算宣传吗?但她内心非常挣扎。她也理解领导的难处,外界会把她的个人观点看做社科院的观点。  她做出决定:第一,尽可能少接受记者采访。第二,尽可能少发表与性有关的言论。“虽然我觉得犬儒主义不好,不对,也许只能如此了。”  也就是在这时候,她看清楚自己,不适合当英雄,因为缺少战斗性和献身精神。  骂她的人,也是因她受益的人  但李银河知道,她是不可能闭嘴的。虽然,她只是个被“裹挟进去的战士”,但,既然被“裹挟”进去了,战斗就只能是她的宿命。  把她“裹挟”进去的,是她选择的研究领域。选择这一领域,既有必然,也有偶然。  必然是:从她的教育背景来说,她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社会学博士,而性是社会学的经典研究领域之一;从她的性格来说,那些年人们越是谈性色变,她越想将它看个究竟。在她看来,“搞性的研究有点像当年革命者搞地下工作,有一点冒险犯难的挑战感觉;有一点越轨犯规的淘气感觉;外加一点先锋前卫的叛逆感觉。”  偶然是:她刚回国时做了10个社会学课题,在做“单身”这个课题时,碰到一个因同性恋而选择单身的男士。这给她提供了宝贵线索,使她得以通过他接触到其他同性恋者。就这样“滚雪球”,李银河完成了开创性的同性恋研究专著:《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在香港出版。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