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同性恋从中国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中被去除,但“扭转治疗”也并未随之停止。近年来,同性恋群体围绕“扭转治疗”的反对声音越发强烈、不少非法经营的治疗机构经媒体曝光引发社会关注。
座谈会现场,方刚(前排右三)和“扭转治疗”侵权案的当事人小振(前排右二)。
12月9日下午,“白丝带丛书”之《肯定性咨询法》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精神医学、心理学和性少数群体的20名嘉宾出席。针对性少数群体的心理咨询问题,来自中国精神医学和心理学业专家各抒己见,探讨肯定性咨询在多元性倾向来访者心理咨询及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
迟到的“肯定性咨询法”
《肯定性咨询法》的作者、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方刚告诉南都记者,源自西方的肯定性咨询法是一套针对同性恋、跨性别的心理咨询理念和策略。此次该书正式出版,使这一概念得以引入中国,方刚教授却表示“有些遗憾,因为它实在来得太晚了”。
他向南都记者介绍,长期以来大多数的中国的心理咨询师接受针对同性恋、跨性别的“扭转治疗”训练。2001年同性恋从中国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中被去除,但“扭转治疗”也并未随之停止。近年来,同性恋群体围绕“扭转治疗”的反对声音越发强烈、不少非法经营的治疗机构经媒体曝光引发社会关注,同性恋群体的心理咨询问题才逐渐走进公众视线。
在研究中,方刚教授发现当下的同性恋心理咨询多将来访者当成单纯的心理咨询消费者,迎合社会主流文化对性与性别少数者的“治疗”需求,成为社会压迫的一个重要环节。肯定性咨询法则是在是在去污名的基础上,帮助性与性别少数者自我悦纳,并且处理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它的目标不是治疗和扭转,而是支持和肯定。”方刚教授对南都记者说。
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院长、资深精神分析师傅春胜认为,性少数群体面对自己的身份最重要是接纳,并不需要纠正和治疗。他呼吁更多的心理咨询师学习、了解肯定性咨询,减少歧视。
侵权案胜诉一周年现状未改
当天,中国第一例同性恋者起诉心理机构“扭转治疗”侵权案的当事人小振(化名)也讲述了自己接受扭转治疗的痛苦经历。
2013年2月,迫于家庭压力,小振通过百度找到位于重庆的心语飘香咨询中心,并前往咨询治疗。不想咨询师竟在其处于睡眠状态中对他进行电击,给小振的心理造成创伤。3月,小振将心语飘香和涉嫌发布、推荐扭转治疗虚假广告的百度公司一并告上法庭。
去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原告小振胜诉,被告重庆心语飘香须承担相应民事责任,法院判决书中还特别指出“同性恋并非精神疾病”。可一年过去了,小振一案的胜诉并没有为同性恋“扭转治疗”的现状带来多大改变。南都记者检索该治疗中心网站时仍看到网页上显示“同性恋专业矫正中心”字样。
对此,心理咨询专家刘彩谊坦言,目前和性少数有关的知识以及肯定性咨询的方法在心理咨询师里非常缺乏。
曾经参与过《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三版》制定的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主任刘华清则认为,性倾向具有流动和变化的可能性,并非稳固不动。他认为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将同性恋、双性恋排除在精神病范围外是中国同性恋去病理化的重要里程碑。他也吁更多宣传和推广,使精神科学界了解性心理的形成,掌握更多知识以消除困惑。
- 揭露"治疗同性恋":电击驱魂注射“治疗”同性恋2015-10-19
- 英国电视台直击中国医院"矫正治疗同性恋"2015-10-13
- 同性恋矫正治疗 访同性恋维权者小振2015-02-06
- 中国首例“同性恋矫正治疗”案原告胜诉2014-12-22
- 同性恋治疗!那些前同性恋说明了什么?2014-10-04
- 为什么必须起诉“同性恋矫正治疗”?2014-08-08
- 中国首例男同志控告“扭转治疗” 百度也遭殃2014-08-01
- 1亲爱的(我和少爷的真实故事)
- 2你好,警官!
- 3恐同表哥帮我治疗同性恋
- 4我替柜中男友照顾病重的母亲
- 5一个北漂同志之死
- 6离婚后,我成了一个同性恋的儿子
- 7前男友让我感染了艾滋
- 8男神男神你掉了一个男朋友
- 9古代同志小说:男妻男妾
- 10我与领导的同性恋儿子被同时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