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彩虹看台 > 关注 > 正文

吸烟导致艾滋病病患预期寿命平均减少12年

来源:心同网 编辑:心同编辑 时间:2013-03-27 【投稿】 字体【

心同网3月27日消息 吸烟在大家的认知里和艾滋病是八杆子打不着关系的!在传统思想里一般都认为吸烟会得肺癌、会影响皮肤、会影响内分泌等,但却没有和艾

吸烟导致艾滋病病患预期寿命平均减少12年

心同网3月27日消息 吸烟在大家的认知里和艾滋病是“八杆子”打不着关系的!在传统思想里一般都认为吸烟会得肺癌、会影响皮肤、会影响内分泌等,但却没有和艾滋病(HIV)扯上关系。根据最新的科研显示吸烟会大大缩短艾滋病病患的预期寿命平均减少12年。

据爱白网报道,最近发表的一个大型临床研究发现,吸烟将致使HIV感染者(以下简称“感染者”)的预期寿命大幅度缩短(较之不吸烟的感染者,平均减少12年)。同时,吸烟的HIV感染者面临的死亡风险也较不吸烟感染者增加4倍。该项研究,已经于2012年12月19日发表于权威的医学期刊《临床传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该研究是由丹麦哥本哈根国家教学研究医院的Marie Helleberg教授领导的,一共纳入了1995年1月1日至2010年8月1日期间确诊,年龄大于16周岁的2,921名吸烟的感染者,将其死亡率与10,642名不吸烟的感染者(根据‘哥本哈根普通人群研究’项目,在性别和出生日期上相匹配)进行对比。吸烟者的定义是每周至少吸食一次烟草制品的人,注射吸毒者被排除在分析报告之外。

研究人员发现:相较于不吸烟的感染者,吸烟感染者的全因死亡率和非艾滋病相关的死亡率显著上升:吸烟感染者与不吸烟感染者的全因死亡率比(the mortality rate ratio,MRR)是4.4(95%置信区间[CI], 3.0-6.7), 非艾滋病相关死亡率比(MRR)是5.3(95%CI,3.2-8.8)。该死亡率比已经就性别、出生地、传播途径、诊断年份、体质指数(BMI)、过度饮酒情况、CD4计数和病毒载量等因素进行了调整。

根据该研究的结果估算,假设某人在35岁左右感染,如果他/她不吸烟,在现有抗病毒治疗条件下,可以活到78.4岁(95%置信区间,71.9-84.9年)。然而,如果这人吸烟,那么他/她有很大可能只能活到62.6岁(95%置信区间,60.9-64.9年)。

另外,该研究还发现,因吸烟导致的的寿命损失相比因感染HIV导致的寿命损失要严重。年龄在35到80岁之间的感染者,相比于同样年龄段的不吸烟非感染者,其寿命预期损失为 5.1年(即由于感染HIV而导致其寿命预期比不感染者平均减少5年)。而同一年龄段的吸烟感染者要比不吸烟的感染者少活12.3年。

敲响警钟

“这项健康研究揭露的数据看似残酷,但恰好从另一方面强调了治疗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疗法的成功。”身兼HIV医疗联合会(HIV Medicine Association)主席与美国凯泽永久医疗集团HIV/AIDS(HIV/AIDS for Kaiser Permanente)总监的Michael Horberg博士对《医景医学咨询》(Medscape Medical News)如是说。虽然Horberg博士没有参与该研究,但他表示:“当前,因为成功的抗病毒治疗我们的病人可以活得更久,但其他方面的因素仍然影响着他们的健康。这篇文章揭示出吸烟与感染者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这非常令人鼓舞。”

Horberg教授补充道:“这一研究也再一次强调了把每一位HIV感染者纳入关怀治疗的重要性,尤其是跨学科、多层面的关怀治疗。”

他还强调,“这个研究对于医生和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警醒意义更甚于病人本身。”

该研究显示,吸烟者在感染者群体中的比例高于在一般人群中的比例,而且在感染者群体中,超过60%的死亡都与吸烟有关。该研究同时还表明,在感染者中,重度吸烟者(每天吸烟超过30根)比轻度吸烟者(每天吸烟不足30根)死亡风险更高:重度吸烟者的死亡风险是轻度吸烟者的4.2倍,重度吸烟者与从不吸烟者相比,其死亡风险后者的7.5倍。戒烟者相比未戒烟者的死亡率有所下降,死亡率比是0.6(95%CI,0.4-0.9)。

这篇文章的撰稿人总结道:“在HIV感染者得到良好关怀并可免费接受高效抗逆转录治疗的情况下,如果感染者吸烟,纵使能得到长期的医疗关怀,吸烟还是会折损感染者寿命,而且来自吸烟的危害更甚过HIV病毒本身。”

该研究得到哥本哈根大学的支持。丹麦HIV感染者队列研究机构旗下各中心包括:哥本哈根大学医院感染部、Odense大学医院、Aarhus大学医院、Herning医院、Hillerød医院以及Kolding医院。文章三位作者接受了来自以下机构研究基金的帮助:Roche, Bristol-Myers Squibb, Merck Sharp & Dohme, GlaxoSmithKline, Abbott, Boehringer Ingelheim, Janssen-Cilag, Swedish Orphan,Janssen Pharma/Tibotec, ViiV Healthcare, and/or Gilead. 无证据显示该文章其他作者以及Horberg博士之间有任何财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