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彩虹看台 > 关注 > 正文

台湾性别平等教育法五周年总体检

来源:心同网 编辑:郑智伟/许欣瑞 时间:2009-08-25 【投稿】 字体【


校园霸凌仍不断,跨性别学生深受害;国小没有同性恋?忽视儿少同志议题分享校园霸凌仍不断,跨性别学生深受害

每当校园发生校园霸凌事件时,媒体丶家长

1.jpg

校园霸凌仍不断,跨性别学生深受害;国小没有同性恋?忽视儿少同志议题分享

校园霸凌仍不断,跨性别学生深受害 每当校园发生校园霸凌事件时,媒体丶家长及社会总是在问「为何单纯的学生会作出伤害其他学生的暴力行为?」在事情发生的当天,大家总是把焦点放在施暴学生的个人人格特质与归究于家庭功能不健全的因素上,而这样片面的归因,只是加深了社会大众对于多元家庭的偏见,而无助于改变台湾校园中层出不穷的霸凌事件。 而施行了五年的性别平等教育法为何无法改变这的现象? 根深蒂固依生理两性作分隔的观念是最大的元凶! 无论是依生理性别而规定的制服政策(男蓝色,女粉红色),还是教师在教育现场中传递出的性别刻板划分(女生要有女生样,男生要Man不要哭),还有强迫每个人皆是异性恋的性别盲,皆不断的压迫多元性别的展现,而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常是具有跨越男女二分规则的学生(如阴柔气质的男学生丶阳刚特质的女学生丶跨性别学生),他/她们的身体彷佛被社会那一条性别界线狠狠划过,只因为其性别气质或身体不符合社会的规定。 而在社会丶学校整体制度的默许下,大多数学生们根本无从学习尊重性别多元丶接纳不同身体意象丶理解不同生命之美,学生自小便看见社会如何压迫性别特质不同的人,进而也学习到如何使用言语及肢体暴力,来对待与他们不同的跨性别学生。 如何减少校园霸凌事件?我们建议除依《性别平等教育法》母法精神,鼓励教育工作者学习多元性别文化,并应具有批判教育之精神,对于限制丶框固多元性别之教育政策丶校规提出改善之意见与行动,让教育工作者成为「支持多元性别展现的教育者」而非限制者,方能帮助更多学校了解性别丶尊重多元。国小没有同性恋?忽视儿少同志议题

生命正美好,不应浪费在压抑性向与自我困惑中──同志教育应从国小开始! 性别平等教育法第17条明定国民小学应实施性别平等教育,第18条又强调教材编列应呈现多元性别观点。然而性别平等法实施的这5年来,各团体在校园推动性别平等的共同经验,却发现强调多元性别的同志教育最多只能进入国中,一旦面对国小,往往就像遇上一堵隐形墙,无门可入。 以同志谘询热线行之有年到各级学校谈同志与多元性别议题的工作为例,去年演讲量早已达到322场,平均每天接近一场。但在这322场中,国小场次只有6场,且对象都是教职员,相较于对国中的74场丶高中的144场,国小场数明显低落。 为什么会这样?当各级国高中逐渐意识到多元性别与同志教育的重要,面对性别意识启蒙最关键的学龄儿童,国民小学却对性别多元教育依然漠然不觉丶无视如故。是罔顾性别等教育法的立法精神,还是认为国小生根本不可能是同志? 然而当热线面对大众演讲,每每必问台下:你第一次有心动感觉是什么时候?这几年下来的经验,台下听众不分性倾向,至少有30%在国小时期有了情窦初开的青涩感受。按照同志站人口的10%的比例,也就是至少有3%的学生,在小学时就因为初恋而意识到自己性倾向的不一样。在国小学校全面封杀同志资讯的鸵鸟心态下,这些同志学生没有同志典范可定位自己,延误自我认同的机会丶错失自然发展的可能,在社会无所不在的污名下,困惑成长。 同志社群的成长经验中,总是充斥着「不知道自己是谁」的孤单丶认为「自己是异类」的恐惧,或面对同侪不自觉的性别语言霸凌,甚至承受来自师长毫无性别意识的伤害与误导,一切只是因为校方坚称国小同志不存在,让他们失去成为自己的机会。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