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彩虹看台 > 国内 > 正文

中国性别重置变性手术新规:年龄下调至18岁无需公证

来源:心同网 编辑:心同编辑 时间:2022-05-16 【投稿】 字体【

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其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印发国家限制类技术目录和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22年版的通知)》,本次修订降低了针对手术对象(即接受性别重置技术的个体)的部分门槛要求,并为其术后身份证件变更提供进一步便利,相关用词也更加性/别友好。

中国性别重置变性手术新规:年龄下调至18岁无需公证

《丹麦女孩》剧照

4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其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印发国家限制类技术目录和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22年版的通知)》,公布了相关限制类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的最新版本,其中包括最新修订的《G05 性别重置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修订降低了针对手术对象(即接受性别重置技术的个体)的部分门槛要求,并为其术后身份证件变更提供进一步便利,相关用词也更加性/别友好。与旧版相比,新版规范有以下进步:

1. 在诊断证明方面,进一步规范医师资质,将“易性病”表述调整为不含疾病表述的“易性症”;同时,增加了对“性别焦虑/性别不一致”诊断同等效力的认可,进一步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ICD-11)等国际规范的相关要求。

2. 取消对本人要求手术的书面报告的公证要求,仅需本人签字即可,从而减少了手术的前置成本与流程。

3. 手术年龄门槛降低至18岁,并强调有能力完成性别重置序列治疗。

4. 诊疗证明的出具不再以完成“外生殖器重建手术”为前提,而仅需完成“生殖器及性腺(睾丸、卵巢)切除手术”后即可出具,从而为个体变更相关身份证件提供进一步的便利。

总体上,本次性别重置技术相关规范的修订对多元性/别社群而言是更加积极、友善的,这不仅体现了科学认知与技术的进步,更是无数社群伙伴与友善专家共同努力推进变革的成果,感谢曾为此付出努力的每一个人。

不过,当前我国主流医学界对跨性别等多元性/别的认知仍没能与国际充分接轨,如国家卫健委于2020年11月发布的《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中,仍将跨性别描述为作为一种精神疾病的“易性症”,并给出了所谓的“治疗方案”。而世界卫生组织已于2019年在ICD-11中将涉及跨性别者的“性别认同障碍”(Gender Identity Disorder)重新定义为“性别不一致”(Gender Incongruence),并将其从精神疾病相关的分类移至与性健康相关的新篇章,进而帮助跨性别者能够获得其所需的医疗服务。

对于多元性别社群、特别是跨性别社群而言,性/别身份的“病化”不仅会阻碍其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与之相伴的“耻感”更会影响其参与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甚至招徕歧视。希望有朝一日,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群伙伴的努力,多元性/别能在中国医学界实现彻底、根本的“去病化”。

百科(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谢洋春主任医师)

性别重置手术的概念:

1、性别重置手术,又称性别肯定手术,旧称变性手术。

2、性别重置手术是指通过外科手段(组织移植和器官再造)使受术者的生理性别与其性别认同(即心理性别)相符,即切除原有的生殖器官并重建受术者认同性别的体表生殖器官和与之相匹配的第二性征的医疗技术。

性别重置手术包含的项目:

1、一般地,性别重置手术依受术者的需求可分为三种:男变女、女变男与间性人的性别肯定。主要改变受术者的体表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性别重置手术的主体部分是外生殖器官的切除、成形及女变男乳房切除。

2、手术方式是把原有的外生殖器官改变成受术者认同性别的结构并切除性腺,其标志手术是阴道再造术、阴茎再造术。

3、男性转变为女性的性别重置手术主体部分,包括喉结整形术、隆乳术、睾丸切除、尿道口成型、阴唇成形、阴道再造等。阴道再造可用阴茎皮瓣或阴囊皮瓣或阴股沟皮瓣来完成。如条件许可,手术可分组同时进行,男变女的性别重置手术通常可一次完成。

女性转变为男性的性别重置手术:

1、主体部分较为复杂,难度大,需多次手术才能完成,疗程长。手术包括:乳腺切除、乳头整形使乳房男性化。

2、内生殖器官的切除,涉及到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的切除,其中粘膜切除阴道全闭锁术难度甚高,应由妇产科医师完成。内生殖器官切除的同时,以小阴唇瓣行尿道延长尿道口上移术

3、阴茎再造,包括尿道成形、支撑组织植入、阴茎成形三部分,其中最难的是尿道成形对于间性人的性别肯定,需尊重受术者社会性别的心理发展和意愿进行,还需考虑受术者的生理发育情况,合理地做出性腺与生殖器官的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