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彩虹看台 > 关注 > 正文

话题:婚姻是个什么东西

来源:心同网 编辑:心同编辑 时间:2008-07-10 【投稿】 字体【

很多同志朋友希望有同性婚姻,愿望是美好的。对于婚姻问题,钱钟书说的很有道理,就是围城mdash;mdash;外面的想进去,里面的想出来。说白了,这就是一种盲

很多同志朋友希望有同性婚姻,愿望是美好的。对于婚姻问题,钱钟书说的很有道理,就是“围城”——外面的想进去,里面的想出来。说白了,这就是一种盲目的冲动。冷静下来,停止空洞的口号,问一下:婚姻到底是什么东西?只有明白了婚姻的意义,然后才有资格说要婚姻,或不要婚姻。否则,就像大街上有一群人在聚集,你不管三七二十一,也凑上前去。鲁迅先生早就说过了,中国人爱看热闹,至于热闹的意义是什么,那是不管的。可叹!

一、一条红线

在高科技的现代社会发展之前,衡量国家强弱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人口,人多则强,人少则弱。现在的我们,做什么事情,可以用机器等各种现代化的工具,以前就不同,什么事情都得由人去完成。发展农业生产也好,从事商品贸易也好,行军打仗也好,统统离不开人。人口多了,人民强壮了,社会才兴旺发达,国家才强盛。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法则,游牧民族如此,农业国家亦如此。然而,以前的社会,又恰恰是很不利于人口增长的社会,生存条件、医疗条件等等都比较落后,饿死的有,冻死的也有,一个水灾,一个流行病,更是可以夺走很多人的生命。人口如此重要,但是人的生命却又如此脆弱。所以,一个古代国家,将增加人口作为基本国策,那是十分明智的。在他们的观念里,人口与国家富强息息相关。

然则如何增加人口?回答是:一靠生育,二靠养育。生育问题不大,一夜情就可以解决了,但是养育的问题就大了,没有十年八载的功夫,作为父母的你就休想停工。而一旦男女双方要出现什么离异之类的事情,要有什么各奔东西的想法,那么孩子的成长就成了大大的问题。以前的社会,孩子的存活率远远没有现在这样高,连王公贵族的孩子也常常夭亡,就别提一般百姓的孩子了,连在父母双亲抚育下的孩子都常常早死,就别提单亲家庭的孩子了。所以站在社会的角度考虑,婚姻越稳定,孩子的成长就越有保障,如果婚姻破裂,则直接地说是影响了孩子的成长,间接地则是破坏是国家的基础。所以,以前的人们,结婚都很早,结婚之后,离婚的很少,就很好理解了。社会对人口的需要绝定这一切。

由此观察,可以发现这样一条红线:“婚姻——人口——强国”。因此,婚姻从来就不是两个之间的私事,而是一件关系社会延续,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

二、婚姻的社会化与宗教化

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一书里指出了这个事实。婚姻对社会的意义如此重大,那么社会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人们要通过种种方式,将两个人的结合做成一件具有社会意义的事情。惟其如此,婚姻才能稳固。(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9-132页。)

“我说婚姻是用社会的力量造成的,因为依我所知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地方把婚姻视作当事人间个人的私事,别的人不加过问的……单靠性的冲动和儿女的私情是并不足以建立起长久合作抚育子女的关系来的。”

“在结婚前,男女双方及其亲属所履行的各种责任,在我们看来,其重要性是在把个人的婚姻关系,扩大成由很多人负责的事,同时使婚姻关系从个人间的感情的爱好扩大为各种复杂的社会联系。在这些必须履行的义务中,最受人注意的是经济性质的相互服务或相互送礼,而且这些义务时常推及当事者以外的人。”

“把婚姻这件事拖累很多人,成为一件社会上很多人关心的公事,其用意无非是在维持结婚的两个人营造长期的夫妻关系;长期的夫妻关系是抚育子女所必需的条件。”

    无相关信息